相信有學過重症照護用藥的人都知道,敗血性休克(septic shock)時,輸液建議前3hr補充30ml/kg的crystalloid fluid (晶體溶液),並f/u lactate level、末端微血管回填時間(俗稱壓指甲)、keep MAP >65 mmHg(太高會心律不整)
輸液可以選擇Balanced crystalloid solutions (如lactated Ringer's)或normal saline。或是在需要大量輸液時可加上colloid
fluid (膠體溶液) 如albumin,因為大分子,同樣給1L,他將水分拉進血管的能力遠優於NS或LR’s,但是你要夠有錢~
下圖比較常見輸液成分,確實NS就是比較酸一些pH 5.7 (也看過5.5的)
但是,為什麼啊??
根據這篇2013年的論文解釋,造成NS酸化的原因有三
一、空氣中的CO2溶解進NS,產生碳酸(H2CO3),釋出H+與HCO3-。事實上,你放一杯清水在大氣中,CO2都會溶進去造成pH=5.6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shorts/yDNOdg5m3Ww
二、Na+穩定了解離後的HCO3-,讓氫離子穩定存在,增加酸性
三、NS的包裝若使用PVC 材質(3號回收標誌),會釋放塑化劑DEHP,以及高壓滅菌過程中殘留的甲酸和醋酸,都可能進而降低pH
事實上,食藥署的規定本來就容許NS的pH 4.5-7.0,隨著存放時間越久,空氣中的CO2與包裝的成分漸漸溶進去,會越來越酸。如果在效期內pH掉到4.5以下,就被判為劣藥,須要求業者下架回收。
但是NS打進血中使血液酸化,並非源自其低pH(因為血中的HCO3-作為buffer會緩衝pH)。我看到有兩種解釋:
一、大量Cl-會使血中HCO3-shift進細胞中,造成代謝性酸中毒。你看,給越久,pH越低…
二、另一種解釋是strong ion difference (SID) 強解離離子理論。
為了維持血液的電中性,細胞外液的陽離子和陰離子濃度應該要相等,即SID+[H+]+[OH-]=0
由於[OH–]在生理pH範圍內可以忽略不計,得
SID+[H+]=0
不溶液有不同的SID,如血漿中的強解離離子差(SID)大約=[Na]-[Cl]=143-103=約40 mEq/L左右。
NS的SID=[Na]-[Cl]=0,灌入血中會降低其SID,則[H+]勢必得增加以維持電中性,所以pH降低;若灌注LR’s,其SID=28 mEq/L (Na + K + Ca–CL=130 + 4 + 3–109=28),降低pH的程度絕對會小於NS
結論
1.
理想世界中的純水、純NaCl溶液,pH是7沒有錯。但現實中,裡頭就是溶有CO2而變得酸酸的 (即便你嚐不出來)
2.
大量輸住NS會酸血症,不是因為其低pH,而是因為
l NS含有大量的氯
l 使HCO3-
shift into cell
l 稀釋了血中buffer (HCO3-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