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藥物potency,furosemide: bumetanide=40:1
Lasix 20mg/vial、Burinex 2mg/vial
所以4支lasix=1支Burinex
但發現40:1並非永遠正確
在腎功能差時,比例可能會變成20:1
理由可能是因為Lasix比較少腎外排除,50%原型腎排,50% glucuronidation一樣腎排,爛腎時,t1/2拉長,劑量累積,藥效增強。相反的,腎爛對Burinex PK影響較小,因他本身有較多的腎外排除,如肝臟,要更大劑量才會等於累積濃度的lasix,因此變成20:1。
(注意,這裡都是IV的比例,furosemide口服吸收率10-90%(平均50%),所以IV轉口服劑量要X2喔)
爛腎lasix濃度增加,但利尿效果門檻也增加,所以其實不會更有效,反而會累積濃度於耳蝸,抑制耳蝸血管紋(stria vascularis) 的NKCC1,讓他無法分泌富含鉀離子的耳內淋巴,減少毛細胞中的去極化電流,造成耳聾、耳鳴。
通常發生於AKI並給大劑量bolus lasix,如1-3g/day,也有說用到240 mg/hr就會發生,高劑量的耳毒性風險是低劑量的3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延伸閱讀
Furosemide與Bumetanide的藥物全解析,與如何用於爛腎人
http://magicdrugstore.blogspot.com/2022/09/xxx.html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l 口服lasix,顧名思義last six hour,藥效持續6hr。
雖然藥品本身半衰期短,但口服吸收緩慢,吸收率更是10-90%很不固定,因此在吸收的階段就達到”緩釋”效果。
因為吸收率10-90%,個體差距很大,torsemide與bumetanide則80-100%,半衰期也更常,其實在PK的角度比較優秀,但習慣上都用Lasix,可能因為它最便宜與”緩釋”效果。
l Loop diuretics有threshold effect:
一般人furosemide IV 至少要10 mg才開始有效,因此找到不同人的門檻劑量很重要,超過門檻才會有效(on-off
effect),有點像time dependent抗生素,高過門檻的時間越久,效果越好。
而爛腎人/水腫人,其門檻跟著變高(酸中毒競爭OAT、),IV至少需要80-160 mg,也就是說口服Rosis (40mg/tab) 可能需要2# BID 起跳,還不一定會有效
l Loop diuretics有ceiling effect:
劑量再多也不會更有效,也許與受體數量有關
n 針對中度CKD (eGFR>30),最高有效劑量lasix IV 80
mg, burinex IV 2-3 mg, Torsemide IV 20-50mg;
n 針對重度CKD (eGFR<30),最高有效劑量lasix IV 200
mg, burinex IV 8-10 mg, Torsemide IV 50-100 mg;
n 針對寡尿AKI者,最高有效劑量lasix IV
500-600 mg都有人用過
n 針對HF、肝硬化者,lasix IV 40-80
mg (口服最多吃到160 mg/day) 增加頻次效果優於再繼續加量。
內容還很多,有興趣的人再去念念吧
https://journals.lww.com/CJASN/Fulltext/2019/08000/Clinical_Pharmacology_in_Diuretic_Use.21.aspx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