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

<有想過為什麼叫做intrinsic/extrinsic pathway?>

 <有想過為什麼叫做 intrinsic/extrinsic pathway?>

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凝血因子活化機制嗎?
很眼熟吧~
如果你覺得這張圖很複雜,那麼…
還有更複雜的歐














除了階梯式的活化下游凝血因子,還牽扯到正負回饋機制呢
很複雜吧~
但今天要討論的是為何稱做intrinsic/extrinsic pathway?
何為內,何為外?
我們常說,監測heparin抗凝血反應,要看aPTT;warfarin看INR(PT ratio)。
因為heparin可以讓antithrombin III下錨在他身上,bind住factor lla (thrombin)與Xa減少凝血反應的進行,也會抑制9,11,12,所以要看 intrinsic pathway的凝血時間,稱做aPTT(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)





眾多AT III的機轉圖之一
而warfarin則是抑制vit k reductase讓vit k無法還原,如此 factor 2,7,9,10無法羧化(carboxylation)進而抑制凝血,因為 牽涉到7所以要看extrinsic pathway的凝血時間, 稱做PT(prothrombin time)










要解釋內外生性路徑前,先解釋PT與aPTT怎麼驗的。
要產生fibrin有兩個條件:Ca2+、帶負電的表面(如PLT細胞膜的 phospholipid或kaolin, ellagic acid, silica, bentonite, or celite), 所以先拿走,再加回,測凝集時間。
1. 將抽好的血到入藍頭管,內含3.2% sodium citrate,將血中Ca螯合住
2. 將血球分離出去,只剩血漿(內含凝血因子)

外生性路徑
(因為正常血中幾乎找不到tissue factor (TF血管傷口才有),活化VII的TF是實驗室 外給的,稱做extrinsic)

3. 加入Ca與thromboplastin(含TF、phospholipid)→啟動TF,7,10 (右邊那條凝血鍊)以及12,11,9,10(左邊那條凝血鍊)→凝集
但右側凝血鍊反應時間快,僅10-12秒左右已凝集。左鍊25-35秒則 觀察不明顯,所以這個驗出來的時間反應了右鍊的速度,也就是 TF,7,10那條,為方便稱呼,我們叫他extrinsic pathway。測出的時間 稱為prothrombin time (PT),再除以標準PT則為INR。

內生性路徑
(所使用的東西基本上在血中都有,稱為intrinsic)

3. 加入Ca與partial thromboplastin(只含phospholipid)→無法活化VII, 完全只靠左鍊凝血,但時間太久了(73 ± 11 [SD] sec)所以加入助凝劑 (surface activation accelerator)如kaolin, ellagic acid, silica, bentonite, or celite,可縮短檢驗時間為25-35秒,稱為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(aPTT),完全反應左鍊凝集速度












BTW,你可能會想問,既然外生性路徑速度那麼快,人幹嘛還須要 內生性路徑?
首先外生性一定要血管內皮受傷,TF露出才能啟動。再來啟動後會 快速產生fibirn與PLT纏住塞住傷口,TF不再露出,且活化的Xa似乎 也會負回饋抑制extrinsic pathway,所以後續只能依靠慢車intrinsic 來凝血了…無法度~上帝就是醬子造人的~
Ref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