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

腎不好的人真的不給loading dose嗎?

群組中有人提問:
想請教藥動概念,我知道Loading dose不受藥物清除率影響,所以腎差的病人不需要調整loading dose,要調整的是maintence dose,但是如果這個藥本身就沒有loading dose的設計呢?

第一劑的劑量是不是和loading dose一樣不需調整?例如ertapenem不需loading dose,常用劑量是1g QD,在CCR<30的建議是0.5g QD,那第一天是要給0.5g還是1g?

想給1g的人覺得initial dose = loading dose,不受清除率影響,所以不需調整;
想給0.5g的人覺得藥品本身沒有loading dose的設計代表不需要快速達到血中濃度或是Vd很小,所以不需給大劑量就能到足夠的血中濃度?而且這樣開方也比較方便,不用開兩筆。還請各位協助解惑~~~~謝謝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們不妨來看看PK的概念

1. loading dose
的目的:
是為了趕快達到治療濃度,通常半衰期很長的抗生素,如teicoplanin(~130hr)isavuconazole(~130hr)這些,如果不給loading dose,需要3-4個半衰期才能達到穩定治療濃度,在那之前病人早就死於治療濃度不足了,所以我們先給loading dose (xx mg/kg) 期待先把病人的Vd填滿,達到治療濃度區間。

isavuconazole的極端例子,標準劑量是200mg Q8H x6劑後,200mg QD。如果我們不給loading dose…


單一劑量給200mg IV(C)Cmax=5.382 mcg/mL,第24hr濃度約為1 mcg/mL,低於主流認為的有效治療濃度區間2-5mcg/mL


另外洗腎者也是因為腎排除變差,藥物半衰期拉長(amikacin正常腎功能者~2hrESRD17-150hr),這時loading dose變得重要


也許你會想問,那vancomycin為何也要給LD,他半衰期4-6hr又不長。確實,所以通常是在嚴重感染時,建議給LD 20-35 mg/kg (台灣人我通常保守一點給20-25 mg/kg)。如果不給LD,則要等約1天才達到治療濃度。但因為重症,我連這一天都不想等,那就給L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回到原POcaseertapenem正常腎功能者半衰期~4hr16hr就達到治療濃度,QD給藥的話,第二次給藥前就達到治療濃度了,不然你還想多快? 但ESRD者半衰期變成~14hr,雖然他要56hr才達到穩定態,但因為排除不夠,AUC會增加159%,所以仿單建議500mg QD

從仿單表三可見到健康人單次IV 1g後血中濃度就已經>細菌MIC了,到第18hr血中濃度還有3mcg/mL (一般細菌若敏感MIC≦2 mcg/mL),所以這藥根本沒有必要給loading dose (這跟isavuconazole要給好幾劑才達到治療濃度不一樣)

下頭一句話說: 0.5 2 公克的劑量範圍內,ertapenem 於成人的血中濃度曲線下面積(AUC)的增加幾乎與劑量成正比。也許血中濃度也差不多,當ESRD時第一劑給500mg,在Vd不變的情況下,血中濃度可能減少,變成約155/2=77 mcg/mL,但還是>MIC,且因為排除變差了,血中濃度降幅慢,%fT > MIC (超過MIC的時間一整天占比)可能還是可以達到40%以上(一般定義time dependentcarbapenem要有效至少>40%)
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2214470/

這篇研究使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分析了不同腎功能、albMICprolong infusionertapenem劑量,達成一天內100%fT > MIC目標的比例


先看CrCl 15-29alb正常35-40 g/Linfusion 0.5 hrMIC=1 (susceptible)

l   1g QD98.8%達標這是一定的,腎爛排除降低,所以濃度幾乎都可以維持>MIC

l   0.5g QD87%達標100%fT > MIC畢竟是高標,如果只追求40%,那應該是都可以達標

如果CrCl 15-29(爛腎)你硬要給1g Q24H,那他有40.46%會達成給藥24小時後血中濃度≧11.77 mg/L”,主流認為這樣癲癇等神經毒性風險很高。如果你只有第一劑給1g,後面按腎功能改成500mg,那應該就沒什麼問題~但也沒必要就是了

 

所以結論
ertapenem
半衰期短,這藥本來就不用給LD。即便ertapenem爛腎者半衰期會拉長,但你不給LD,只給500mg,血中濃度還是夠高,足以確保87%的人可達成100%fT > MIC的目標,療效是OK的。所以我會建議爛腎人就直接給500mg QD即可,阿如果醫師堅持第一劑給1g,雖然沒有必要,但我覺得沒差就給吧,不至於有害… (這邊沒探討erta因為alb低下而free form釋出加速排除的議題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2. Tazocin也是類似
這篇研究可以看出,單一劑量piperacillin的血中濃度前8小時圖,一般tazocin succeptable細菌的MIC= 0.25-8 mg/L,大概超過50%fT>MIC。如果爛腎者血中濃度會增加,但減低劑量,所以一加一減,應該還是可以超過50%fT>MIC…你說我怎麼知道,如果不是這樣,當初仿單為何這樣定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3. 我就是想要AKI時不調劑量不行嗎?
也不是不行,但你就要衡量副作用 vs 療效的平衡
AKI
爛腎不調劑量,濃度累積,療效一定好。但濃度過高的副作用是否你可以接受? 你怎麼能確保他很快腎臟就恢復呢?

l   Cefazolin感覺很安全,但爛腎不調劑量其實可能會癲癇喔

l   Tazocin感覺頂多落屎,但骨髓抑制有人說非劑量相關,有人說是劑量相關

l   Ertapenem劑量累積太高也是會癲癇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