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想要彎曲手臂時:
小時候我們只知道,大腦皮質發出電訊號,經由脊髓傳到頸椎,再由下部運動神經元(lower motor neuron, LMN)接手使二頭肌收縮~
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其實要完成這動作是很複雜的,包括:(1) 二頭肌要收縮 (2)二頭肌不可以舒張
(1)
二頭肌要收縮:
大腦前額葉皮質產生運動的想法,由運動皮質中對應部位的運動皮質神經產生訊號,先經過基底核的direct pathway(促進訊號強度)產生活性訊號回到運動皮質(企劃書回傳老闆),再經由神經高速公路(internal capsule-特殊的白質-神經纖維通道)向下傳送,途經中/橋/延腦,再經過延腦的pyramid(錐狀體)像金字塔的滑坡一樣滑到對側脊髓神經下行,最後由LMN接手促進二頭肌收縮。
(其實在寫企劃書時,同時還要傳訊(副本)給小腦,小腦會參考身體四肢肌肉平衡回饋的訊號,也提供一份企劃書給運動皮質參考)
(2)
二頭肌不可以舒張:
基底核辦公桌上有很多的企劃書,有些是促進二頭肌收縮,有些是促進二頭肌舒張。indirect pathway(抑制訊號強度)會產生抑制訊號,阻止”促進二頭肌舒張”的企劃書送交回運動皮質老闆
在基底核撰寫運動企畫書的詳細過程如下:
大腦運動皮質伸出的神經主要分泌Glutamate(刺激性訊號,EPSP)、紋狀體中神經主要分泌GABA(抑制性訊號,IPSP)、蒼白球內核(GPi)也是分泌GABA,最後影響視丘側核(VLN),看是要交出企畫書(促進運動皮質訊號),還是不交出企劃書(抑制運動皮質訊號)
送交企劃書有兩種情境:
1.
促進想要的運動,會活化Direct pathway,++得+,--得+ 彎來彎去,最終活化視丘側核(VLN)→交出企劃書,促進想要的運動
l 黑質體(SNpc)的多巴胺接上D1 R.促進direct pathway,促進促進想要的運動…
帕金森氏症若這邊的多巴胺神經死亡,無法促進運動,病人就會bradykinesia或off phenomenon;而作用與多巴胺相反的Ach就會佔上風,抑制運動訊號’
2.
抑制不需要的運動,走Indirect pathway,最終抑制視丘側核(VLN)→不交出企劃書,減少運動皮質刺激=抑制不需要的運動
l 但可能indirect pathway會過度抑制運動,所以黑質體(SNpc) 的多巴胺接上D2 R.抑制過度的indirect pathway,作為調控,…結果是促進運動 (不單單只是促進不需要的運動)…
帕金森氏症若這邊的多巴胺神經死亡,無法抑制過度的indirect
pathway,病人就會動不了=bradykinesia或off phenomenon;而作用與多巴胺相反的Ach就會佔上風,促進indirect
pathway=抑制運動訊號’,更不能動
這篇感謝何教授,還有何孟勳醫師的知識分享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