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

社會人生活~藥物vs中暑...有關係?

好久沒更新了,不是在下偷懶(好啦,其實有一點),其實最近參與了一個衛服部國健署的「探討本土熱效應對於國人健康影響之研究」計畫 ,的一小小小小部分,我要整理出病人使用哪些藥物可能會引起或加重熱傷害...很有意思吧,聽到當下腦中一整個 ”錯誤404 揣無檔案”

首先科普一下,”中暑(heat stroke)”其實是熱傷害的最強等級,就像中風和中邪的""一樣,出現這個字就是很嚴重,偏偏一般民眾看到大熱天人昏昏、噁心想吐...這樣就稱中風了。必也正名乎,那叫做熱衰竭(heat exaustion),雖然聽起來很恐怖,但其實較輕微。

詳細區分可以看衛服部的介紹,寫的很詳細 https://www.nhi.gov.tw/Content_List.aspx?n=2BA9564656AB07BB&topn=3185A4DF68749BA9

那什麼要會與熱傷害掛上邊呢,一開始想到的是利尿劑會脫水,減低流汗散熱的能力...然後就想不到了QQ...於是只好大量paper review,然後請教同學(感謝 Henry Ho 提供了大量的資料與討論),終於,生出來了...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會引起或加重熱傷害的藥物,及應如何降低對身體的傷害?
大多數藥物在正常治療劑量下,並不會引起熱傷害。但對於身體因應外界溫度變化的調控能力不敏銳的人,或長時間於高溫環境活動的熱傷害高風險族群,如老人、嬰兒、肥胖者、慢性病患者、脫水、宿醉、睡眠不足、營養不足、室外工作者、運動員…等,當服用了藥物,又暴露於高溫環境下,就應多加留意是否有以下熱傷害症狀,如體溫升高、暈眩、噁心想吐、排汗量降低…等。一旦發生上述症狀,應趕緊離開熱區、儘速降溫,必要時送醫治療。由醫師評估病人服用的藥物是否增加發生熱傷害的風險,是否應繼續服用或更換藥物。
容易引起熱傷害的藥物分為以下三類:「增加體內產熱的藥物」、「抑制身體散熱能力的藥物」,以及「會加重熱傷害症狀的藥物」,藥品名稱及作用如表一。
1. 增加體內產熱的藥物:這類藥物多半透過促進肌肉僵直、收縮,而產生體熱,容易與熱痙攣(熱抽筋)的症狀混淆;熱痙攣多半可透過補充水分、電解質、休息、降溫後緩解,若反應不佳則建議就醫。而藥物導致的血清素症候群或惡性高熱是很嚴重的急症,必須緊急送醫治療。若發生疑似熱傷害的情況,病人可以留意心跳、體溫是否在短時間內增加,伴隨抽筋、發汗、躁動不安等症狀。若有,則應趕緊就醫。
2. 抑制身體散熱能力的藥物:正常人體溫過高時,會透過大量流汗來排出體熱,這是正常的保護機制。若服用此類藥品,多半透過促進體內水分從尿液排出,或抑制副交感神經,降低排汗能力,導致身體無法順利排出多餘的熱量。因此服用此類藥物的病人,於高溫的環境中應留意水分攝取量並確認是否能正常排汗。
3. 會加重熱傷害症狀的藥物:此類藥物的副作用與部分熱傷害症狀類似,如橫紋肌溶解、急性腎衰竭或氣喘...等。在高溫環境下,若同時發生熱傷害與藥物副作用,是相當危險的。用藥的病人平時可以多留意是否出現不明原因的肌肉紅、腫、痛或肌肉無力,尿液減少或變深茶色;可多喝水以避免腎毒性;留意呼吸是否變得不順...等。發生問題應趕緊降溫,再請醫師評估藥物劑量是否需做調整。

*這邊補充statin造成橫紋肌溶解再造成AKI的可能機轉,有三:肌肉溶解出的肌球蛋白本身對腎小管表皮細胞造成直接性傷害、造成腎臟本身的血管收縮、當處於體液不足或酸性環境時,肌球蛋白在腎小管形成結晶而阻塞,最耗導致急性腎衰竭。通常治療方法就是大量normal saline 、 給予NaHCO3鹼化尿液, 使尿液pH值>6.5、 監測血液尿液pH、電解質濃度,有時無尿者會給 Lasix 或直接血液透析...這部分可以看 快樂小藥師的整理
http://mulicia.pixnet.net/blog/post/27497800-%E6%A9%AB%E7%B4%8B%E8%82%8C%E6%BA%B6%E8%A7%A3%E7%97%87-rhabdomyolysis

表一、容易引起熱傷害的藥物(文末附上專業版)
最後還是要再次提醒,雖然有些藥品引起熱傷害的風險較高,但這些藥物在正常劑量、正常環境下,皆可安全使用。長期規律服用這些藥物的人,確實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熱傷害一些,為降低發生熱傷害的風險,更應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並多補充水分。一旦出現熱傷害的症狀,應立即離開熱區、儘速降溫,必要時送醫治療。

不過不需過度驚慌,造成熱傷害往往是因為水分攝取不足、環境過熱,不一定是藥物導致的,民眾可以跟藥師、醫師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討論看看歐。
reference
  1. Clark WG, Lipton JM. DRUG-RELATED HEATSTROKE. Pharmac. Ther. Vol, 26, pp. 345 to 388, 1984
    https://sci-hub.tw/10.1016/0163-7258(84)90040-8
  2. Stephan C. Mann et al.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and Related Conditions. Page 66,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.
    https://books.google.com.tw/books?id=POjw-pQcvW8C&pg=PA66&lpg=PA66&dq=antipsychotics+endogenous+heat&source=bl&ots=GMZMklCxB2&sig=PYle8AR1bWOTnompwjo_vcYC4h8&hl=zh-TW&sa=X&ved=2ahUKEwjQ_tfI1NLdAhWKiLwKHaWWDAoQ6AEwAHoECAAQAQ#v=onepage&q=antipsychotics%20endogenous%20heat&f=true
  3. 內科學誌2008 19 136-147.熱中暑.王志強、蔡明凱
  4. Michael Levine et al.Influence of Drug Use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eatstroke. J. Med. Toxicol. (2012) 8:252 – 257.

未審查前專有名詞版本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