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

結核病歷史

https://www.thecollector.com/tuberculosis-art/

 

TB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了,從牛隻傳到人類,早期鄉村人口稀少TB難以傳染

18世紀西歐與美國工業革命後,煉鐵、發電大型工廠增加,工作機會增加,人口聚集,居住聚集,環境髒亂、粉塵四飛正好適合TB傳染。

18世紀,西歐與北美TB的死亡率高達900/每十萬人口。英國的流行性結核病在1750年左右達到高峰 19世紀,結核病大約殺死了四分之一的歐洲成年人口。整個西歐流行性結核病大概在1850左右到達高峰 到了19世紀末,歐洲和北美地區約70–90%的城市人口攜帶結核桿菌,因為沒有治療方法,發病的人約80%死亡。


The Sick Child》(1885–1886-Edvard Munch(愛德華·孟克)


<The Doctor>1891-Luke Fildes


一位死於霍亂的23歲維也納年輕女性,照片中她當時健康,去世前四小時,約1831年,來自威康收藏

 

比起霍亂臉變藍變黑,19世紀的歐洲人崇尚「浪漫主義」女性皮膚蒼白柔弱纖細的美,柔弱易昏倒、不能()工作=高貴的象徵,還是得TB比較時尚束腰、撐陽傘、擦 碳酸鉛(PbCO₃)白粉Lead carbonate=威尼斯鉛粉

長期使用會導致:鉛中毒(皮膚變灰、牙齦黑、掉髮)、神經損傷、記憶衰退、皮膚潰爛、提早死亡


英格蘭女王、愛爾蘭女王 伊莉莎白一世(1533-1603)

擦氯化汞粉、砷(arsenic)「Arsenic wafers長期服用會造成:噁心、嘔吐、肝腎損害、慢性中毒、指甲出現白線(Mees lines)、猝死

 

白色瘟疫the Great White Plague、白死病(the White Death

 

19世紀,結核病已成為歐洲的流行病。 1851年至1910年間,光是在英格蘭和威爾士,就有驚人的400萬人死於結核病,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齡在1534歲之間,一半的患者年齡在2024歲之間。這為這種疾病贏得了另一個貼切的稱號:「青春的劫匪」(the robber of youth)

 

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死於TB



日本江戶末期新選組 沖田總司 (1844-1868)比起本尊,我更喜歡這手辦的版本XD



 

1882年,德國醫師羅伯特·科赫(Robert Koch)利用自己開發的 alkaline methylene blue + vesuvinBismarck brown)」雙染法,首次發現結核桿菌,他也因結核病的研究獲得19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

 

「抗酸染色法(acid-fast stain)」是後來發展的

1921 法國疫苗學家卡先生與介先生: 卡介苗(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(BCG) vaccineBCG)從M. bovis養在小牛膽汁、馬鈴薯培養基,養13年共230代減毒疫苗

1943年美國紐澤西Rutgers大學的sleman Waksman團隊從放線菌分離出鏈黴素(Streptomycin

後續4合1 HREZ療法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