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

鈣!營養~鈣與骨鬆

在食藥署的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[1]中,每日建議鈣攝取量:

1-3歲 : 500 mg
4-6歲 : 600 mg
7-9歲 : 800 mg
10-12歲 :1000 mg
13-18歲 :1200 mg
成人 : 1000 mg

小孩子很容易達標的

畢竟爸媽都會刻意讓小孩喝牛奶或奶粉,而牛奶1 cc就含鈣1.25mg,一杯250ml就有300mg,再加上一些起司、優酪乳就OK了。但成人一天要1000mg就不容易了,根據國健署2013~2016的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發現,國人7歲以後每日平均"鈣攝取量"只達建議的一半


而鈣攝取不夠造成的問題遠遠沒你想像的簡單,以下先分析六大症狀之一,鈣與骨鬆

骨鈣不足,骨質酥鬆

這不用我多說吧,體內99%的鈣儲存於骨頭和牙齒中。當飲食鈣攝取不足,血鈣低下時,身體的副甲狀腺素便會分泌,促進嗜骨細胞把骨頭牙齒中的鈣釋放到血中、促進腎臟再吸收鈣,並活化Vit D3促進小腸吸收鈣。所以一般正常人即便鈣攝取不足,血鈣還是可以維持平衡,代價是拿骨密度換來的。畢竟骨鈣少一些些,短期還看不出問題,血鈣低下,馬上就會出現神經傳導、肌肉收縮方面的問題,長期還會導致帕金森氏症、失智症…


血鈣不足可能原因:
  • 飲食缺鈣
  • 日照不足
  • 肝腎功能爛
  • 藥物
  • 懷孕
  • 停經
  • 老人

只吃鈣是沒有用的



鈣質的吸收還需要活性vit D3的幫助。一天只要四肢接觸10分鐘中午的陽光,就足以將皮膚中的膽固醇轉化成pre vit D,再帶到肝臟轉化成活性vit D3,便可幫助腸道鈣質的吸收,送到腎臟更可轉換成最高活性的D3,促進尿中鈣質的再吸收,最後亦可幫助骨頭吸收血鈣[2]。反之,日照不足、肝腎功能差,都會降低體內活性D3的量。

BTW,vit C也可以幫助腸道吸收鈣質[3],植物中以辣椒含vit C最多,酸酸的食物也可以幫助鈣化合物解離。綜合來說泰式酸辣小魚乾是個不錯的補鈣選擇XD


另外,腎差者,除了1,25(OH) 2vit D的轉化低,鈣再吸收低之外,因為血磷排除減少,與血鈣結合,具生理活性的游離鈣減少,便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,骨鈣又被拿來獻祭了…這就好像血鈣團打麻將3缺1,變硬把骨鈣團的阿明拉來湊咖的概念…
飲食中若鹽分攝取太多,腎近曲小管降低鈉的再吸收,連帶著將鈣拒於門外。不知名小道研究指出,成年女性每多攝取1公克的鹽,便會增加1﹪骨鈣的流失。可以肯定的是高鈉飲食造成的高血壓與鈣質流失、骨鬆,有著一定程度的關係。
而高蛋白飲食(大魚大肉)被認為代謝的氨基酸會讓尿液變酸,進而增加尿鈣的排除,所以不建議把牛奶當水喝,雖然補了鈣,但也吸收了大量的酪蛋白,鈣質都尿掉了。但2017年有一篇review,說在臨床症狀來說,高蛋白飲食不會增加骨鬆的風險[4]。大概就只是短期血鈣會有影響,但可以被其他激素、荷爾蒙平衡回來的。
有些藥品如loop diuretics等利尿劑會促進尿鈣排除。癲癇藥如phenytoin會活化肝臟酵素將vit D代謝掉
女性停經,缺乏雌激素刺激骨頭鈣的吸收,也會造成骨鬆
孕婦20周後,胎兒骨頭要成長,會消耗媽媽的鈣,造成抽筋、容易蛀牙、齒槽鬆動。有些人的表現是腰痠背痛,很多人以為是大肚子肌肉緊繃的結果,有時補補鈣就OK囉(有些孕婦會補充鐵劑,記得要與鈣片分開2小時,建議一個早上吃一個晚上)。一般建議孕婦鈣攝取量1000-1500mg/day,建議還是要盡量達標,一般人缺鈣症狀不太明顯,但孕婦畢竟多了一張嘴巴,缺鈣身體䆀(bai)啊
Ref:
  1.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,第八版https://reurl.cc/6lbOxk
  2. Ikeda, Kyoji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on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. Current Opinion in Orthopaedics: Oct 1999 - Vol 10 - Issue 5 - pp 339-343
  3. Min Hee Kim et al. Osteoporosis, vitamin C intake,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Korean adults aged 50 years and over. J Phys Ther Sci. 2016 Mar; 28(3): 725–730.
  4. Marissa M Shams-White. Dietary protein and bone health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from 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. Am J Clin Nutr. 2017 Jun;105(6):1528-1543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